6月1日郑棉主力大涨,盘中涨超900点,CF9-1月差也意外快速收敛,CF09合约涨势明显强于CF01合约,市场一时间传言四起,据笔者了解到的主要传言有两种:1、某相关机构发布的商业库存数据与实际库存不符,部分企业经过盘库认为实际棉花商业库存较为紧缺;2、某大型纺企扫货,部分市场接单情况大好,甚至传言部分市场接单可至10月底。
首先从传言1来看,库存数据各执一词,不同企业不同机构都有自己的调研,某相关机构与相关市场的数据差异或许有其自身口径区别,从笔者了解的市场情况来看,市场库存远没有传言的不足200万吨那么紧缺,不少成本较高的企业持货至今出货寥寥,要满足市场近几个月的需求足以。只是随着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底期间的出货,低基差、低一口价现货也快速减少,尤其在5月25-26日郑棉大跌期间棉花现货成交明显放量后,棉花现货主流基差快速上涨,原本高基差无法出货的企业也可以开始出货,而此后随着现有棉花库存逐渐减少,现货基差的逐步走强可预期,尤其在今年棉花单月进口数量持续处于10万吨以下的情况下,至年度末8、9月份国内棉花旧作库存或逐步紧缺,但绝不是现在已经产生明显缺口。
其次,从传言2来看,笔者与相关企业进行证实,该大型纺企近两日并未大量扫货,纺企对棉花原料的采购主要是上周也即5月25-26日郑棉大跌期间进行放量采购,只是随着物美价廉的优质皮棉现货逐渐减少,部分企业仍在继续以锁基差形式锁定品质较好的皮棉,以备后期7-9月份进行使用,但量并不大。而下游需求来看,5月淡于4月,下游处于淡季氛围中,不过不同市场差异较大,广东市场成为今年最淡市场,今年火热的南通市场也在近两周有所降温,但下游部分布厂存量订单可至7月,不过无论如何,下游纺企开机仍未下降,棉花消费确实在今年持续处于较高水平。
寻究6月1日郑棉大涨原因,更在于中长线的利多预期,一方面国内旧作产量虽高,但今年进口棉数量同比大降,而需求端2023年3月份开始棉花月度消费持续处于70万吨以上甚至75万吨以上的高位水平,随着棉花现有库存消耗,至年度末旧作存在供需逐渐偏紧的情况,而从新作来看,从4月下旬至5月下旬新疆天气持续不佳,不时有暴雨、冰雹、低温等极端天气,2023/24年度新疆棉产量预期大降以及下半年籽棉抢收的预期持续存在。在5月21日新疆再度出现极端天气后,5月22-23日郑棉盘面试图再度冲高,不过此时宏观担忧情绪已较浓,5月22-23日多数大宗商品已呈下跌趋势,郑棉两度冲高未果,在5月24日至5月31日才跟随多数大宗商品下跌,5月24日-26日短短三日郑棉主力减仓10万余手,主力合约一度减仓至54万手以下,而在5月31日中国官方制造业PMI数据公布后,反而是阶段性利空出尽,原本减仓的多头重新买入筹码,借助传言的东风使得郑棉出现阔别已久的大阳线。但自始至终郑棉基本面中长线的“三观”也即底层逻辑从未改变过。